疫情惡化下的台灣,要「校正」的事情是什麼?

魏玓 AdiWei
Jun 2, 2021

--

文/魏玓

5月中旬台灣Covid-19肺炎疫情爆發社區感染,過去一年多來相對安全的情勢急轉直下。一時之間,相關資訊的發佈和傳播出現混亂,關鍵信息釋放趨遲緩之外,假訊息、謠言也四處出沒,網絡上的爭吵層出不窮。這顯現出無論是官方的信息管控,還是民間的輿論傳播,都有許多值得檢討和反思的地方。

以「校正回歸」為例。5月22日,疫情指揮中心的每日記者會上,指揮官、衛福部長陳時中例行公布了當日的確診數字321例,但同時也表示 尚有400例因為篩檢流程「塞車」之故,將加回到過去六天的確診數值之中,他並使用了一個新的名詞「校正回歸」來說明這個狀況(目前台灣疫情指揮中心還在沿用該詞,每天公布的疫情數字都包括「確認」和「校正回歸」兩個數字)。

當時由於「校正回歸」是全新的防疫用詞,而且指揮中心一次性地公布累計六天的修正數字,數量又相對龐大,立刻讓許多民眾出現困惑、疑懼甚至憤怒等情緒,有批評者認為這是在隱匿疫情,但也有支持者認為回溯數字是正常操作。在很短的時間裏,來自各領域的專家,從公衛、醫療,到經濟、公共行政等等,也紛紛提出各種資料和說法來解釋這件事情的合理性,並在網路上迅速傳散。根據多家媒體引述報導的網路聲量調查顯示,5月22到23日網路上對這個議題的討論聲量居高不下,攻防激烈,到23日晚間已經超過15萬5千筆。

其實,「校正確診數字」本身並不是太難理解的事情,而很多的專家解釋,也都有一定的道理。但這些說法卻沒有辦法解釋一件事情:指揮中心是可以,而且確實正在管控各種疫情狀況資訊的發佈與流通,包括大家最關心的每日確診數字。但是指揮中心應不應該管控資訊?如何管控才恰當?又該如何被監督?或許才是此次事件應該被「校正」出來的重要課題。

截圖自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oqunnTeh3Q

指揮中心的資訊管控

先不要誤會,我並不是要批判指揮中心對資訊的管控,相反地,我認為在重大公共資訊的披露和發佈上,例如一般民眾最關心的每日確診數字,指揮中心的處理與發佈本來就是需要格外謹慎。不管是採用何種計算方式,或是決定公布時機,都是很合理的政治考量。

不過台灣的政治,是民主政治。既然是民主政治,政府的任何政治考量與決策,就應該受到監督,就應該面對不同意見的挑戰,以及更多資訊揭露的要求。 監督和資訊揭露不只是為了防弊,而且是要透過監督力量的發揮,透過不同意見的交流辯論,可以讓政府官員做出更好的決策,更周全的執行,這正是民主政治的精神與可貴。

然而,去年(2020)初疫情出現後,指揮中心就(從1月22日起)開始舉行每日記者會,並在影音平台YouTube上直播。這雖然一方面可以視作是把資訊發佈的流程變得更直接,卻也由於記者會形式、資訊發佈,甚至連攝影和收音等技術都完全由指揮中心主控,使得政府與新聞媒體之間的權力天平大幅往政府一方傾斜,原本新聞媒體在監督政府上所扮演的角色已經明顯被限縮。

而據我所知,第一線記者們也經常反映,指揮中心的信息發佈有許多不完整、缺位和需要及時補充卻未能滿足的問題。以「校正回歸」事件為例,端傳媒隔天在報導中就指出,不僅校正回歸案例的「研判日」定義不明,其他包括各縣市的每日累積確診數、每日採檢陽性率的分子與分母,以及關連不明的個案分布等有助疫情趨勢研判的重要資料,都是媒體多次向指揮中心索取,卻一直未獲回覆的。

美國、歐洲等地認為,疫情期間,新聞媒體的守望和監督功能 應該要強化,承擔更多信息追問、搜查、驗證及監督的功能,但台灣新聞媒體的參與程度卻不斷被削減(指揮中心的每日記者會允許進入的記者人數,在5月27日從24名減半為12 名)。而造成新聞媒體在這個獨特資訊情境下的弱化,還有一個以前未曾出現過的原因:一般民眾對新聞媒體和記者的不友善與施壓。

封閉的資訊泡泡圈

指揮中心每日記者會採用直播形式之後,民眾在直播平台上的大量即時留言,也成為整個資訊流通場景的一部分。不過絕大部分的留言,要不是表達對指揮中心官員的問候與支持,就是對現場媒體記者的負面批評。留言民眾不僅對記者的提問有意見,指責記者問了不該問的問題,是在為難指揮官陳時中;甚至對記者的口語表達、聲音、外表等也經常品頭論足。期間甚至發生過記者對陳時中提問較為尖銳,事後立即被網友「肉搜」和「出征」,導致被迫關閉個人社群媒體帳號的事件。

當然,我並不是說記者的提問就一定恰當,也不是不能被批評。只是,在這樣的場景中,原本負責監督政府,為民眾爭取更多資訊的新聞記者,成為了被監督的對象。而原本理應接受新聞媒體監督的政府官員,則掌握資訊流通的現場全局,同時還擁有一群聲勢浩大的線上啦啦隊;毫無疑問,這是指揮中心的主場。而包括我自己以及世新大學新聞系教授陳秀鳳的研究都指出,這不但造成了記者們極大的壓力,甚至是寒蟬效應,當然也就實質限縮了原本新聞媒體可以扮演的角色。

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相對封閉的資訊泡泡圈,在這個泡泡裏,資訊無法充分流通,不同意見難以被看見和討論,堅持監督角色的新聞媒體成了黑臉。而這個資訊泡泡,也因為防疫的相對成功,更加鞏固與封閉,政府和民眾集體自我感覺良好。於是,可能的決策錯誤容易被掩蓋,有用的嘗試和建議難以被討論和採納,最後很可能錯失了許多改善防疫政策的機會。

審視5月以來的疫情惡化,各方專家都已經指出,包括航空機組人員的隔離措施、快篩和醫療能力的儲備、社區感染的預防與應變,乃至於疫苗的採買與研發,都明顯出現了漏洞與疏失。另一方面,獨立媒體《報導者》的報導明確指出,去年三月,前副總統陳建仁就曾公開建議把快篩納入超前佈署的一環,而半年前也已經有專家建議進行大規模社區感染的演練,以及整備快篩試劑,相關企業也已經著手,但是都被指揮中心否決或擱置。

歷史不能重來,我們當然無法知道,如果當初新聞媒體的監督功能不要那麼萎縮,指揮中心願意聽取或採納各方建議,今天的情況是不是就不會發生。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,沒有絕不出錯的官員,也沒有完美正確的決策,如果在過程中可以有更多更公開的資訊流通和討論,給政府和決策者更多的提醒和監督,決策品質一定可以改善,而我們今天所面臨危機的可能性,就可以降低。

「共體時艱」效應

其實,最近很多民眾都很想問一句:「政府超前佈署喊了一年,為什麼佈署成這樣呢?」

但這個其實很合理的探問,在當前台灣也是難以被說出的。一種常見的回應模式是扣帽子:一提到篩檢問題,就被標籤為「普篩仔」;一批評政府,就是「扯後腿」、「中共同路人」;一想要檢討防疫措施,就是「不體諒第一線防疫人員的辛勞」。這類刻意簡化的、訴諸情緒的修辭,相當程度上壓抑了公共的良性溝通氛圍與辯論空間。

而另一種比較不那麼具攻擊性的回應模式則是「共體時艱」:既然疫情惡化的情況已經發生,此時此刻更應該團結一致,不要急著追究責任,也不要批評官員,只要配合政府措施,攜手度過難關是最重要的。這個從去年就成為主流價值的「共體時艱」說法,本身並沒有錯,也充滿正能量,但其中隱藏的盲點,卻也一直存在。

其實,監督、批評、要求資訊盡量公開透明,跟配合政府防疫措施,或肯定防疫團隊的辛勞與成果,並沒有必然衝突。我們並不需要擔心監督和批評,就一定會傷害防疫團隊,或只是為了立刻追究責任。事實上監督和批評反而會讓防疫團隊做得更好,當防疫做的更好,辛苦的團隊也就能獲得更多的喘息。更重要的是,政府機器裏面有人做得好有人做的不好,但是封閉的資訊流通泡泡,很難產生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果;不只讓其實有必要改進的官員或政策,不需感受壓力,也讓真正想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官員,缺乏動力和機會。

不僅如此,批評與質疑更不能跟不體諒第一線防疫和醫護人員畫上等號。反過來說,如果大家可以通過更多的討論和資訊流通,攜手把防疫工作做得更好,才是真正體恤他們的最好做法。我所接觸的醫護人員告訴我,其實有不少人對政府過去一年的防疫作為多有疑慮,而就在因為確診數激增導致醫療體系瀕臨崩潰的當前,他們最需要的其實不是「辛苦了」三個字,而是儘速修正和彌補相關決策的錯誤,讓他們往正確的方向努力堅持下去。

假訊息與認知作戰

當然,我也知道很多民眾顧慮,在當前防疫的資訊流通場景中,存在不少非理性的批評(例如部分藍營政治人物或團體的粉絲專頁),甚至是不懷好意的假訊息攻擊。這些都是事實,然而這並不應該成為促進資訊流通和合理監督的阻礙。

事實上,明顯不理性或是離譜的假訊息,大部分民眾要拒斥或辨認並不困難,不足為懼。而牽涉較複雜的防疫措施或資訊解釋,我們確實需要更謹慎看待。畢竟網路上的風向操控,與各種政治力量的「網軍」運作,亦即所謂的「認知作戰」,已經存在多年。

5月25日爆發的「林瑋豐事件」儘管至今真相未明(編註:一名領頭批評「質疑指揮中心言論是網軍操作」人士,被懷疑其實是發佈質疑言論的真正帳號,被認為在自編自導一齣保護指揮中心的戲碼。因該人士與民進黨關係密切,因此更引發政治爭論),但可以確定的是,無論綠藍白紅,無論國內國外,在網路空間上的動員,其激烈與複雜的程度,實是一般民眾難以想像。

然而過去幾年來世界各國對付惡意假訊息的最好辦法,並不是一味防堵,也不是用非理性方式回敬,更不是單方面無條件相信政府,因為這些做法都只會形成更封閉的資訊流通空間,而這正是假訊息最容易滋生和被操控的溫床。

我們需要的是更多元、更開放和更充足的資訊流通環境,而我們也應該對台灣民眾有信心。台灣民主化已經進行超過三十年了,雖然需要更多的學習,但沒有道理不相信大部分民眾有能力處理這些資訊難題。

台灣要示範的是…

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,民主社會理應有足夠的能量容許一定程度的意見對立和辯論,然後仍然在共同的目標上攜手前進。當前的共同目標就是守護台灣,戰勝疫情。

我們都認同「防疫如同作戰」,形勢非常危急,實不容許太多失誤。正是因為這樣,我們更應該發揮民主國家的特長,通過政策監督、意見辯論和眾人之智,同時支持政府和新聞媒體各自扮演應該扮演的角色,大家一起來把防疫決策和落實做得更好。

這次社區感染爆發之際,某網友「看好了世界,台灣人只示範一次,在2週內解除3級」的推文被網路瘋傳,如今看來,已成了過去一年我們對於防疫成果自我感覺良好的最大諷刺。不過,儘管有點難堪,但我們並不需要放棄台灣的驕傲。只是,我們必須調整目標。

在對抗Covid-19肺炎的戰爭中,台灣真正要示範的,不是本土零確診,也不是自動自發的封城,更不是用最快速度解除三級警戒,而是我們可以在民主自由的制度下,在資訊開放的國度裏,仍然可以成功地打贏這場戰爭。這才是我們跟極權專制國家最大的不同,也才是台灣最大的驕傲和最珍貴的資產。而且,這個示範台灣不會只做一次,我們會做很多次,然後一直做下去。

(本文原刊載於端傳媒https://theinitium.com/article/20210531-opinion-taiwan-covid-government-media-people/

--

--

魏玓 AdiWei

傳播是專業,影視是興趣,寫作是生活。